2005年1月3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救助站救人为本尴尬事令人头痛
胡宗仁

  据了解,去年衢州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5760人,其中未成年人133人,特残困难人员53人。但救助管理站在承担救助重任的同时,也遇到不少尴尬事。

  名为受助实为骗钱
  “救助的麻烦事还真不少。”衢州市救助管理站钱站长说,不少人是以钱财被偷、找工作无着落为名前来求助的,由于难以一一核实,造成骗助现象屡有发生。上月20日上午,有8名来自辽宁、黑龙江、吉林、重庆等地的流浪者,他们自称在昆明打工,江西上饶籍的工地老板逃跑了,他们便一路来找。可到了上饶,人未找到,上饶救助站给他们每人15元,这样他们又来到了衢州请求救助。他们提出的要求是:休息2天,离开衢州时不用购火车票,每人发给200元钱。“很明显,这些人不是为了救助。”后来,衢州市救助管理站开出了7张去上海、1张去株州的乘车凭证,又给了一箱方便面。没想到,当日下午他们换来火车票竟要将车票退了换钱。因规定救助车票不得退卖,这伙人就又在金华下了车,到金华救助站“求助”。

  病危人员救助风险大
  “最头痛的是相关部门送来的病危人员。”钱站长说,天气寒冷,万一病危人员出了意外,该由谁来负责?上月24日,有一辆巨化的车送来一名生命垂危病人。车一到站里,就丢下病人走了。救助站只得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。这天,有3名病危人员由相关部门送到救助站。而根据市里有关规定,对病危人员及精神病人应先送医院治疗,而后才给予救助。

  乞讨者大多不愿受助
  “街头乞讨人员救助是个待解难题。”钱站长说,前来救助的乞讨人员不多。救助站每周有4次派员上街劝说乞讨人员来站救助,可95%以上的乞讨人员不愿来。有一30多岁的妇女带一个7岁小女孩经常睡在立交桥下,救助站劝了十多次均无效。钱站长分析,这些大多是职业乞讨者,如果他们来救助,一般情况下只能在站内吃住10天,超出期限后要劝其返回家乡。再说,救助站不会给乞讨者现金,这样一来许多职业乞讨者就无“经济收入”了。
  现在救助是自愿的,乞讨者不来,救助站既不能强行救助也不能收容他们。遇到说不清楚家庭住址的老人和儿童,救助站只得将他们寄养或送到福利院。目前,救助站已寄养无主人员10多名。